【小铁新声】黄皓:重启后的餐饮业能在调整中旧貌换新颜+ 查看更多


EDPA1.0商业模拟挑战赛 贸易商
DEFT1.0商业模拟挑战赛 最佳经销商
厦门商业模拟社团联盟 社团创始人
春节前夕,整个社会就犹如百米赛跑,各类运动员鼓足了马力,准备在春节期间百米冲刺。然而,疫情却来势汹汹,仿佛摁下了暂停键,使得全社会瞬间停下来快速向前的脚步。在这场赛跑中,有一位原本就显得身单体薄的参赛运动员——餐饮业,由于春节期间骤降的客源和各类疫情防控的政策,可以说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被逼入了绝境之中。如果没有疫情,春节是餐饮行业一个很重要的消费旺季,2019年全国餐饮业收入46712亿元,其中15.5%来自春节期间。然而,疫情的突袭让无数餐饮业者猝不及防,他们可能为了春节采购了大量原料、或是聘请了更多工人,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先前的准备付诸东流,造成了高额的经济损失。
根据艾媒数据的调查,相比去年春节,疫情期间78%的餐饮企业营收损失达100%,另外恒大研究院也进行了估算,餐饮零售业受此次疫情影响,仅在春节7天内,损失就可能高达5000亿元。
如今,国内疫情拨云见日,但餐饮业,似乎还在等待春天。《财经国家周刊》的记者调研发现,即使熬过了疫情最严重的时段,复工复产后,餐饮业仍处在运营成本上涨且客流量骤降的窘境当中。
人们已经适应疫情期间“不聚会、少出门”的要求
另外疫情之后,人们普遍降低了外出就餐的需求,并且恐慌的心态仍然没有得到完全地解决,不少消费者将安全放在更高的位置,这使得餐饮行业的恢复程度也比较有限,那些鼓励复工复产的政策也并没能真正拯救餐饮行业。虽然疫情逐渐消退,但是餐饮行业的春暖花开,还是有不小的一段距离。
我认为就是现金流,现卖现结、实付实销的交易模式在不停地吸引着无数从业者加入。对于绝大多数的餐饮企业来说,他们可以在销售过程中实打实地获取现金,而丰厚的现金流可以很好地担负起各种成本带来的压力,也不用担心坏账和货币时间价值的损失。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正常运营,也就是需要让资金能够合理周转。一旦经营出现了问题,导致现金流链条断裂,企业将会很快面临各种债务、费用的偿付问题。
现金是维持企业生命的血脉
以西贝举例,拥有着600多家门店的西贝董事长贾国龙说,当前企业的现金只发得起三个月的工资,显然并不是说西贝这么大的企业三个月就会亏损到负资产,而是三个月之后企业就会丧失现金的支付能力。大部分的固定资产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化为现金来支付各种成本的,加上疫情期间没有足够的收入,就会导致现金流短缺的问题,而这就要求企业(往往是廉价地)变卖资产,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企业面临破产清算。
总体来看,餐饮产业的“生命线”是如此的脆弱,究其原因,我认为问题就出在扩张模式的固化和盈利模式的单一化上。在近几年消费的快速升级环境下,企业不考虑现金流,获得利润之后就旋即将利润投入到拓展市场当中去,大部分的企业只会留着并不多的现金。这种看似高效的布局策略,虽然可以在宣传上达到极好的效果,毕竟门店越多往往意味着这家企业越有实力,但在疫情面前,这条企业的命脉显得不堪一击,难以支撑企业存活。
我想就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来说。
- 政府层面
政府需要把政策落到实处,餐饮业是真正的民生行业,而解决餐饮业的复苏难题,也就是解决民生痛点的重要一环。在财税方面,各地政府可以给予企业一些更为实在的支持。比如可以实行专门针对餐饮企业的退税政策,帮助企业改善现金流状况,同时还应该简化退税的申请及审批流程,缩短退税时间。在金融方面,可以给予众多中小餐饮业更多的贷款便利,比如由政府出面,组织第三方机构为中小餐饮业形成担保,解决企业融资难的情况。
- 企业层面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疫情使得部分企业破产,市场出现了空缺,这意味着新的成长空间。也就是说,疫情同样给餐饮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创新把握住机会,还可能迎来新的增长。当然,活下去才是根本,在疫情影响下,收入大幅度减少,再面对租金,食材,工资等成本,企业应与员工及时做好沟通,进行暂时的减薪,通过适度的降薪生存下来,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另外,餐饮企业可以在疫情期间重新进行品牌的提炼,让消费者加深印象。同时,提升食品安全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可以预见到,疫情后消费者会更加注重食品安全,那么企业率先加强卫生监督,提升消费者的安全感,获取他们的信任。
不仅如此,针对先前的单一渠道流量所带来的风险,全渠道运营将会成为增强门店盈利能力和风险对抗能力的关键。企业可以与外卖平台及线上零售平台达成合作,消除库存保证现金流,还可以结合时下流行的销售模式,例如直播,以此打响或再打响品牌知名度。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疫情使得餐饮行业迎来了大洗牌,暗藏着机遇,给予参赛运动员们休养生息的时间已然足够,百米冲刺的哨声也将即刻响起!
加油吧,各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