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回答】第九期:一级退堂鼓演奏家们应该如何改变现状?+ 查看更多


我身边有很多所谓“一级退堂鼓演奏家”,但在我看来他们都是“人格分裂型演奏家”,比如在减肥这件事上老是打退堂鼓的人吃夜宵就从不退堂。
毅力并不等同于“坚持”,不能坚持学习的网瘾少年在研究游戏攻略这件事上可以展现出非凡的专注,不能坚持泡图书馆的举铁狂人可以天天泡健身房乐此不疲,不能坚持背单词的追星少女给爱豆打榜可以一天都不落下。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很多我们明知道应该坚持的习惯,比如减肥和读书,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煎熬”以后才能看到收获。而那些我们想要戒掉的坏习惯,往往能够即时给我们带来最直接的快感。所谓“毅力”,应该是能够为了长期目标克服短期诱惑的能力。
培养这种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动机、反馈激励和排除干扰。
克服短期诱惑往往需要拥有足够强烈、明确且持久的动机,比如明天的考试对今天的你是强烈的动机,对一个月前的你可能就不够强烈,对后天的你则已经不构成动机。因此在培养习惯前,需要建立有效的动机,比如开一个书评专栏、定一个减肥计划、找一个学习特别好的暗恋对象之类的。
培养习惯过程中的正反馈可以帮助你保持对长期目标的热情。比如在背单词时结合阅读训练,可以帮助你切实感受到背单词给你带来的提升。每天记录体重变化,每看完一本书写一篇书评也是同理。
对于“能抵御除了诱惑外的一切”的“王尔德们”,排除短期诱惑的干扰也非常重要。远离充满诱惑的环境,比如在图书馆学习而不是在宿舍学习,加入某个兴趣俱乐部等等都很有效。
在以上三个方面当中,“动机”的重要性远超其余二者,而最有效的动机其实是热爱。只要有足够的热爱,过程本身即为激励,一切诱惑都不成诱惑。热爱不够,才只能方法来凑。通过方法刻意促使自己培养习惯,养成习惯之后感到习惯带来的好处,使得自己真正爱上这个习惯。
梦想叫不醒你的话,提前设好一个你触手不可及的闹钟就是了。


我不太理解为什么会纠结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并存的问题,这二者在我看来是互不冲突并且也不互为前提的两件事。同时兼有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我认为就是真正的独立。在经济独立方面,显然在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自由支配便是经济独立,实现起来路径也比较明确。相比之下,精神独立则要复杂得多。
严格来讲,完全的精神独立或者说人格独立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受到无数人的影响,这些人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和思想。所以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吸收别人的思想,逐渐塑造自己的思想的过程。
那么这个过程进行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我们通常讨论的“精神独立”呢?我觉得可以分为佛学中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个阶段。需要提前说明的是,这三个阶段并非严格递进,而是螺旋式前进的,特别是在前两个阶段。
“看山是山”,这个阶段的要旨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无数人”,你必须要先广泛地见识和吸收各个领域的知识、思想、观点。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广度,警惕片面而偏激的观点,避免“非黑即白”的思维惰性。
“看山不是山”,这个阶段是“破而后立”的关键期。由于我们广泛吸收了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思想,这些思想在我们的脑中交汇、碰撞、淘汰、融合。你会质疑你所接触的所有观点,即使这些观点出自权威甚至是你自己。你可能还会同时认可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而不感到矛盾别扭。
“看山还是山”,这个阶段的你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思想范式和逻辑体系,即使这些范式和体系是建立在他人的思想之上(见第二段),但它经过了你反复的批判和验证,独立于外物而存在,不再轻易受外界观点而影响。你将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以及为什么想要,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同时也认同和尊重他人的人格和价值。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