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回答特别篇】你想学的那个专业,到底学什么?+ 查看更多

文科类
法学
作者:小叶
法学专业,当你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脑海里可能会思考学了这个专业后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会不会像影视作品中所描绘那样,成为穿着黑色长袍敲击法槌的法官?西装革履不苟言笑的检察官?还是能言善辩出口成章的律师?同时你应该也会思考,学习过程会不会像听说的那样,每天背不完的法条、看不完的案例......那么,由我来告诉你们这个专业在大学中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我会从法学专业的性质、学习过程、就业前景这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学什么?
我们国家官方对它的定位是这样的:“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说的通俗点其实就是在四年里提高你的法律基本素养,让你更好的走向法律相关的岗位。
法律基本素养包括了对法律条文的检索的能力、法律文书写作功底、法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因为这些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熟记法条就可以获得的,而是需要大量思维的锻炼以及经验的积累(举一个例子:非法学专业的同学当听到地震、海啸、山洪暴发脑海中所反应出的是“又发生自然灾害了”,而法学专业的同学脑海中浮现的是“不可预见,不可避免,无法克服,这是不可抗力”),所以法学专业四年里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在完成法律相关知识的积累与法律思维反应的提高。
学习了这个专业你也会发现它并没有想象中的“遥不可及”,其实就在你身边,涉及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说它是一个实用并且有趣的专业。
二、怎么学?
对于法学的学习,大多数人都应该知道是背法条,在大学学习中确实如此,不光是对法律正文中的条文记忆,还有各种司法解释的背诵,同时光背过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会怎么灵活运用所背过的法律条文。因为不论是应对期末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还是在今后的实务中需要的都是对法条灵活运用的能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确实是需要花费很多精力的,需要沉下心认真记忆法条,也需要花时间去看各种案件的庭审记录生效判决书以及庭审直播等等。(至于大学四年中每一阶段具体的专业科目和专业方向问题,如果真的有兴趣了解的话可以私信我)
所以说,它的确是一个不轻松的专业。
你的课本以后将会是这样的:

(平均一本350页)

以及这样的

(平均一本600页)

你的书架以后将会是这样的


你有一些课程上课的地方可能是这样的


但是,不用担心没有娱乐休息的时间,因为来到大学后时间比起高中自由了许多,你将有极大的自由度去安排你自己的时间表。以我为例,大学中我在学习的同时充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去培养兴趣爱好,以及完成学生工作,并且不觉得疲惫,所以需要你做到的只是会统筹规划自己的时间。
三、学成能干什么?
法律学科是一门技术类学科,总体而言就业面较为局限,目前在我国有且不仅有以下几大类方向:
1. 公务员方向。
在多数同学或者许多家长的心目中,从政是首选,这也必然是我国未来政治发展趋势。公务员录取难度极大,并且总体薪资较低,但其工作相对稳定,福利较好,工作地点通常是检察院,法院,税务局等一切与法律有关的国家公职机关。
2.律师方向。
毕业以后,要参加司法考试,2018年全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一试通过率约29%。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后,可以选择做律师行业。但是律师职业,对个人的能力、人脉资源、学识等要求非常高,其成长期还是比较长的所以是一个需要一直打拼奋斗的职业。
3.公司法务方向。
公司法务包含范围就比较宽泛了,一般包含非诉讼法务助理(总裁助理)、企业法律顾问、法律合规员、风险控制管理员、账务催收、绩效稽核专员、人事行政法务方向、人事法务培训等等。公司法务在某种意义上相似于商务律师,一般处理公司法律相关事宜,出庭诉讼情节较少,通常要求通过法考但是也有例外。收入方面差距也是比较大的,有地域区分、公司区分、个人能力区分、毕业院校区分、岗位区分等等诸多因素。并且这一方向需要你在大学期间掌握财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四、对个人能力有怎么样的提升?
经过法学系统的学习可能会让你变成一个在说话和做事中有条理的、有逻辑的人,哪怕最后你从事不了对口职业,这些也会帮助你比周围人更出色的完成同一件事。而另一个影响是,你会合理运用到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或是运用专业所学帮到你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我经历两年的学习,已经做到了给家里需要出租的房屋起草租赁合同,帮助身边的一些朋友,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甚至帮助长辈解决在劳务关系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当有人将你作为免费的法律咨询援助中心你也要懂得拒绝。
或许它的帮助还有很多,希望你选择了它后自己慢慢的发掘,然后再由你来告诉我。
友情提示:如果你真的打算学法了,注意保护头发,因为法学专业学生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但尚未科学证明)
文科类
哲学
作者:可
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将去往何处?这几个开放性的终极问题,经常被当做代表哲学的三大基础问题。但细细想来,其实就是门卫三问。(严肃)
并不想以分类或人物罗列或历史的方法来介绍哲学,因为各大百科轻而易举能搜到。从哲学学习者的视角来看,我更希望以“追问与思考”去定义哲学——允许一切追问与思考的学科。当我们在思考时,不是机械地反馈世界,同样,记录思考即是去定格在面对世间万物时的灵感、共鸣和其他。
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规范,文学要去读文学作品,历史要去啃史书,社会学要用社会学模型探索问题。但是哲学,每个都能沾上边儿,每个都可以追问研究涉及。在我的理解中,哲学应该是理论上最宽容的地方。(近代艺术和文学也运用了哲学的批判理论,学科之间的交叉,并不等同理论的宽容。)我们无法去除自己的偏见和局限去看待世界,所以思想之间有碰撞。但是人在表达意见时或多或少地继承或反叛了原来的体系,即使是哲学家,你的思考也很难做到改变世界的程度,但是你被允许这么做。
与其他学科一样,哲学也拥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或浅或深,哲学则是在统一了概念表达形式之后,开始对日常或非日常进行讨论。
哲学鼓励反思与批判精神,但好的批评绝不是建立在误解的基础之上。通俗的说就是:听懂了,再反驳。
当代大学的哲学课程大多仍从哲学史的角度去教授哲学,将哲学分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大方向,这样的学科分类非常具有中国特色。逻辑学、美学、伦理学等哲学细分学科与以上三者交叉。课堂上的内容更多还是前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论述。许多哲学教授会表达一个观点:“哲学是一门很难授课的学科,它更多需要的是自己的阅读及思考。”因而,从功利角度去看,哲学专业之于我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让我读完了许多我如果不读这个专业一辈子也不会去看的书。
最后,为了避免答案过于主观,我问了一些其他学习哲学的同学。得到的答案是:“最难就业、而且就业率最低的专业”、“安生立命之所”、“为什么那么多哲学家长得人模人样,就是不说人话”、“爱智慧”、“求真、向善、至美”……
语言类
翻译
作者:CYX
一、 什么是翻译?什么是翻译专业?
在百度百科里,“翻译”被定义为在信(准确),达(通顺),雅(优美)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在我看来,翻译更像是“对外发现和自我合理创造的过程”(这句引申自我的专业课老师,她长期供职于外交部翻译司,是我的偶像),而翻译专业,则是在学习一门外语为背景下,更侧重学习该外语与母语的对接技巧以及提高自己在这双语间的文字语言运用能力的一门学科。这大概也同时能解释“翻译和小语种专业的区别”一问。在事实中,我们翻译专业一般偏向于在母语之外,以英语为技巧学习的基本参照,外加一门第三语言(我们学校开设的是西班牙语、日语、法语和德语四种)作为对照练习,以加深运用。但根据实践看来,第三语言学习时间较短,很难在校园内有所建树,需要自己课后的大量努力才能有所突破。而我们的基本日常,总结起来其实还是——学英语,其训练模式可直接参考雅思托福备考(听说读写)。
二、 翻译能做什么?
当你百度搜索“翻译”二字的时候,出来的网页并不是关于翻译的百度百科,而是一大堆在线翻译软件的引流。这在翻译人看来,既是一种现实的折射,也是一次给自己的警醒。在选择这个专业之前我和许多人一样担心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但起码现在我可以相对自信地说,即便是不以翻译为本职,就业的压力并不大(这时归根结底还是看学校的综合实力了)。
首先,人工翻译一定不会消亡(此处以笔译为例),但是机器翻译会快速地取代很多本来属于“机械翻译”范畴的语料翻译,剩下的需要通过人特有的艺术、文学、情感包装的语料仍旧离不开人工翻译的加持。这对整个行业首先是用人数量上的缩减,但同时也是用人薪资上的一次层级抬升。再者,想要往口译方向发展的同学一般会选择另一个专业领域的知识作为其口译专攻的领域,如金融、法律等,以辅修或双学位的方式了解其基本原理和框架,积累专业词汇,这同时也打开了通向另一个专业领域的幽径(比如跨专业考研等)。
三、 寄语
征询了一些身边同学的看法,选择语言类专业的初衷大多是兴趣和好奇(剩下的就都是意外调剂的了)。我们身边,不乏因为调剂而来,一学期后火速申请转院的同学;也不乏因为好奇而来,一年之后铩羽而归,选择退学重考的同学;当然也不乏因为兴趣而来,深陷其中,本科尚未过半就已小有成就的同学。每个人在寻找所长的这条道路上,都会最终在某个点上找到自己。
我希望你选择语言类专业,不仅仅只是因为喜欢这门语言,我害怕你因为喜欢而来,也因为消磨了这种喜欢而离开;我希望在喜欢之余,你也依靠(并依赖)着这门语言,就像作家手里的笔、士兵手中的枪一样,你感觉你“不能没有它”,这种情感会将你和它紧紧地包裹在一起,既是你深入了解它的动力,也是你发酵对它的喜欢的催化剂。
祝你好运。也祝我好运。
语言类
法语
作者:Rita
其实已经有太多的渠道可以让我们知道法语和学习上的不易,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法语系学生,我想先告诉你们这四年里需要上什么法语专业课:
1.法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综合法语、法语会话、高级法语、法语写作、法语口译、法语笔译等。
2. 法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法语国家文学、法国文化、新闻视听说等。
时间越长了解越深我就愈发体会到外语“工具类”学科的特质。外语与实用领域结合使语言得以落地,亦是外院学生择业方向受限较小的主要原因,所以,请细细思忖双学位问题。
在选择学习一门语言,尤其是完全陌生的小语种时,希望大家至少有如下两点考量:一是关注使用这些语言的地区和国家而非使用人数。它们将可能是你未来工作的地方。

(得益于中国在非洲的项目投资,每年都有不少法语专业的学生到非洲工作)
二是了解这门语言在学习上的难点。如果这是一门语速很快的语言,你就很有可能在听音环节受挫。人的偏好是由快感反馈强化的,我们重视挫折和它独到的教育意义,但你需要平衡自身对难易的接受程度。
在这段经历里,我觉得更多的是自己在透过另一群人看生活。
跳出日夜厮磨的圈子并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眺望另一个地区的人类与文明,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为有时候即便我们走在遍地的痛苦和伤痕中依然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Ils sont négligents souvent mais ils restent romantiques, gentils et élégants.>>
“他们虽然经常丢三落四,但保持着浪漫、善良与优雅”,我的巴黎外教这么形容到。
这真的是一群散漫又骄傲的法国人,尤其是对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P.S.多数法国人不愿意说英语或是说得真的很糟糕)
我记得巴黎圣母院火灾时,看完人们在左岸唱颂歌祷告的视频,有人跪在地上、风中的热浪、灰烬、哭声与歌声......当时我发的动态是<<Si on ne le voyait pas, on le rêvait.>>
如果我们没有看到它,我们会梦见。我开始意识到,过去的这段时间可能是自己十数载里共情的顶峰。Merci.
商科类
工商管理
作者:喵哥&乔生
当我们说到工商管理这个专业的时候就不得不提到万金油了,没错,这个专业可以说是商科里的“万金油”。由于目标是培养企业的综合管理人才,所以在企业管理和日常运营中需要用到的相关知识和环节都会在这个你大学期间教给你,包括会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等。
大部分选择商科的学生会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学习一些很笼统的商科基础课,比如你可能会在会计101的课堂上遇到经济专业或者人力资源专业的小哥哥小姐姐。但是,在大一大二之后,这些小哥哥小姐姐都会去攻读自己专业相关的必修课,而那些选择工商管理的小伙伴们还是会在各个管理学课堂上流转,基本上,只要课程名字带着“管理”二字的,除了酒店管理的课程你不需要担心之外,其余的你都的学。对那些还在犹豫的同学的建议是,如果自己有意朝着商科和管理方面发展,但是还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什么适合自己,可以先选择工商管理专业,毕竟很多东西不去尝试的话,你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需要和喜欢的。如果你在尝试过后觉得自己已经确立的未来的方向以及想要学习的细分领域,可以通过专业分流/转专业/考研等方式到指定领域去深造,大部分大学在前期的时候转专业还是比较简单的。而对于那些早早就决定要选择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学期间必须要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职业道路,样样都学的同时一定要能够有一技傍身,否则非常容易临近毕业的时候陷入迷茫。当然,如果你家里有矿或者有企业等着你去继承,那请你忽略上面这段话。
综合来讲,工商管理是一个学习面广、自由度高、可塑性强,但是非常考验个人自我发展的科目,如果学的非常好,拿就是跨专业复合管理人才,反之如果没学好,就是“啥都会一点但是啥都不太行”的职场小透明。结合实际来讲的话,其实国内各大名校都会把管理类专业的学院的大一合并为工商管理大类,新生进来以后先通过一年的大类课程学习,再选择分流到各个二级专业去。另外这个专业会比较适合未来有意向创业的学生。不过这个专业能够培养对于企业的全局视野还有跨学科的交叉能力,但是对个人的要求很高。工商管理专业在就业方面并不是强竞争力专业,因为它样样学,但也就浅显的仅此而已了。如果是名校毕业,就特别抢手,如果非名校毕业的话,就业的时候可能会比较吃力。很多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需要你以“经理”或者“企业高管”的角度去思考和回答问题,可现实问题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刚毕业就当上经理呢?
商科类
会计学
作者:小闪
我是负责介绍会计学的,它实际上是属于工商管理底下的二级学科,之所以单列出进行介绍除去我个人丰沛的表现欲以外,更多的是会计学在志愿填报当中高居不下的热度,以及它身上贴着的“实用”标签。与其描述会计学是进行资金运动的研究或是揭开表象描述本质的一种商业语言,不如直说会计学是商科当中的技能基础(经济学是商科的理论基础),是一门工具型学科。
在高校招生当中,大部分进行大类招生的学校将会计学纳入“工商管理”或者“财务管理”大类,在入校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再进行专业分配,也有一些高校可以直接报考会计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商业领域的发展之中,会计的知识与技能十分必要,也就是说,无论涉足商科的哪个领域,掌握基本的会计学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从就业角度来说,会计这一专业,未来的出口方向很多,除了本身会计领域(进入某个会计师事务所、成为企业会计等),还有咨询、金融领域等等,几乎可以说跳转到了商科的任何领域。我觉得花费四年的时间把这样一个基础的东西学会并不亏(当然未来也不差),恰好当时分数正好稳稳地可以考上某个学校的会计学专业,所以在我填报志愿时候,我就第一学校的第一专业录取了会计学。在学习了一些时候之后,我觉得有几个有关于会计学的问题想要跟大家说清楚。
第一个是未来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相信有无数人是为了会计学所代表的就业属性来选择,那么对于未来就业时候与计算机之间的竞争也会成为一个担忧。属于我个人的结论是,最为基础的操作已经被取代了,然而更多的知识是难以被取代的。会计学并不仅仅学习如何记账,它还有很多成本控制、税务筹划、利润操纵等运用财务管理相关知识进行实践的学业要求,而这些在目前来看是很难被机器取代的。举一个令我赞叹无比的例子,来自德勤,在考察了先正达在国内的经营状况之后,提出的根据不同地区的天气特征去预测未来商品需求的建议,这是无比富有创造性的想法。我不相信人工智能可以源源不断地生发出这些有如神助的创意,而这些,大到公司战略的规划,小到商品出售价格的制定,无一不是建立在会计们运用其专业知识在决策之前提供充分的支持,而这些工作,在未来,我并不觉得会有失业的担忧。
接着就是在校学习的阶段,会计学的学生的时间安排是较为有弹性的。就像我说的,无论是税务筹划还是盈余管理,困难的部分难以进行大面积地考察,而简单的往往又是规律性极强并且可以通过一些强行的记忆和背诵来应对。换句话说,会计学课程的特点往往是平时热火朝天——组成小组研究企业案例/同行业对比/有针对的筹划设计、做十几页A4纸的合并报表、甚至是组织有关税制改革的辩论赛……然后考试时候往往回归到实用的工作所必须使用的基础知识,有些仁兄甚至可以全年玩手机而在考试前熬两个通宵背诵来通过考试,相对于宛如“天书”的理工科,考试还是比较容易通过(不易挂科)。

因此,很多会计学的同学会很早开始寻觅实习机会、考取一些证书(例如ACCA、证从、基从等)、或者是参加校内校外各种各样比赛、讲座、论坛等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换句话说,就读会计学的话你可以让自己在无比充实到无比轻松之间按照你对自己的要求调节,而这种灵活性也是让人舒适却也很容易摧毁一个人,因此对于自己的把握也是会计学生更需要掌握的一块内容。
最后,无论大家在阅读以上文字之前或是之后有报考会计学的想法,有以下几所顶尖大学你应该知道——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排名没有权威性并且不分先后)……他们拥有的共同特点就是代表了会计学的顶尖水平并且录取分数极高、仅有少数人能够考得上。不过,即便你无法在这些高不可攀地大学当中进行挑选,你也不用担忧,在本科阶段各个学校的会计学讲授水平并不会有特别大的差异并且所教授的知识都足够在未来的工作中使用。然而,我个人的建议是选择时还是应该考虑处于一、二线城市的大学,为的是大学期间可能的实习或是其他活动,这对于会计学的学生来说,其重要性是高于其他一些学科的学生的。
当然,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你能够在充分了解之后,遵从自己的心愿,选上一个自己喜欢的大学和专业,减少在未来四年内的后悔时间。会计学是近乎永恒的热门专业,但未必是你的兴趣所在。热门意味着高竞争性,选择热门专业固然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但也要承担更多的竞争压力。选择需要量力而行,合适的也许才是最好的。
选择专业是对自己未来从事职业的首次选择,需要慎重,祝你能够在专业选择中不留遗憾。
工科类
计算机科学
作者:ZXN
计算机科学,即码农、程序猿、攻城狮等职业的摇篮。当然不排除毕业之后转型成为其他与计算机有关的行业,毕竟数学转一切嘛。作为一名海外留学的预备役社畜,与大家分享一下海外计算机科学的课程和一些心得体会。
免责声明:
1.由于笔者是海外留学党,可能实际情况与国内大学教育情况不同,请高考党们酌情阅读。
2.由于笔者才疏学浅,是野路子出身和半吊子程序员,本篇观点不代表官方学院派观点。
一.这个专业是学什么
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及其周围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科学,亦即研究计算机系统结构、程序系统(即软件)、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本身的性质和问题的学科。(百度百科如是说道)
具体的一些专有名词这里不过多的介绍。计算机科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理论计算机科学和实验计算机科学。后者常称为“计算机科学”而不冠以“实验”二字。前者有其他名称,如计算理论、计算机理论、计算机科学数学基础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搞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的都属于实践的范畴,而搞理论算法研究的一般都与数学系有着像冬虫夏草到底是虫还是草这样难以切分的关系,大家就当数学系去理解就好。
对这个专业有了一个整体认知之后,简单介绍一下大学四年的安排,第一年:快乐学外语,你们会接触到至少2-3门不同的非常著名的且基础编程语言(每个学校不同,我们学校是python和JavaScript)。至于编程语言是什么,可以与外语的学习来做比较,学外语的作用除了考试就是交流。那编程语言就是与计算机交流的一门语言,庆幸的是,这门语言只用说,不用听(所以是大家最喜欢的笔试嗷),只用给计算机发号施令。而等待你的就是一堆bug...

第二年,在基础的语言上,会继续深入的学一些复杂的语言(例如C++),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你们还会学习一些算法初步和数据结构,这里用一个中药的例子,学习语言就像是学习每一味药,而算法就是开一个方子里面有不同的中药,那数据结构就是每一味药要放多少,要怎么放。

大三之后学习的内容就太过于细致了,我这里就没法用比喻的修辞向大家解释了。从大三开始,学生们会接触一个个大的项目(虽然前两年的作业也勉强算小项目),而完成这些项目的经验和成果对开发经验的累积在就业的时候很有用。

二.怎么学
编程是一门创造的艺术,就像魔法师在一些魔法道具的辅助下施法,程序员们则在一些辅助工具下创建自己的工具。由于是创造性很强的学科,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现象比比皆是,就像是数到10,可以老老实实从1...2...一直数到十,当然也有二五一十这样的讨巧办法,结果都是10,过程虽有快慢之分但缺没有高下之分。对于编程的入门新手来说,先掌握所谓的笨办法再进行总结优化,是程序员提升自己的好方法。

编程学习的一大优点是试错成本几乎为零。不像种庄稼,如果肥料或者是作物的选择不对,可能会浪费一整年的时间。(这里可以插一条铁未来的广告)编程的好处是,你可以开几乎无限的试验田,在这无限的试验田中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案。这些试验田的建立和删除都在你的一念之间。所以其实我很讨厌考试的时候会考,“在X的条件下用Y会怎么样”或者是干脆给你一段代码让你手动运算一下,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只需要几秒钟—试一下就好。

推荐大家一些游戏,对编程感兴趣的大家可以试着玩一玩体会一下程序员的工作。TIS-100,简单的汇编游戏,使用简单的指令(连乘除都没有)来实现复杂的操作。引用一下steam评论区的段子“以基础汇编得窥程序语言之美,犹如须弥芥子。尽管其缺乏美感,或者缺乏一个游戏本身的必要素质,但隐隐中蕴含禅意。我在游玩时总想到我年轻时候看过的一本书,名字叫做《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Opus Magnum,当程序员遇上炼金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炼金术工程,就没有文明的存在。”可视化编程了解一下,拥有精美的画面可以让你不再面对枯燥的代码。以上两款游戏都支持通关后直方图形式展示自己设计方案的性能,对比一下你可以找到的最高性能的设计方案,会让你体会到编程之美。
三.程序员的生活
正如大家喜闻乐见的,程序员的生活非常标签化,格子衬衫,没头发,没对象(平权警告)。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些都是真的。

虽然你的程序员朋友可以用他们精湛的逻辑思维告诉你为什么要穿格子衬衫,但是如果大家想要成为程序员或者身边有程序员朋友的话。这里告诉大家,生活不仅有代码和996,还有生发剂和你的双手。(用来敲键盘)

感谢TV,感谢所有TV。
艺术类
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地瓜
我是一直觉得我是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人,设计类专业大概是不适合我的。但是我至今从未有后悔过艺考、读这个专业。因为这个专业给我最大的感觉:自由。
而这一点在其他专业积极备考的时候体现得尤其淋漓尽致,美术设计类专业课是没有考试的。我们采取的考察方法是阶段式作业,基本以出勤率、平时作业、期末作业来评分。虽然没有考试,但是不代表这个专业就不辛苦,相反,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思考一个作业。
从课程安排上面,整体的内容学习会从造型、色彩和字体为三个最重要的方面。在时间维度上来说大一上会以理论为主,例如艺术概论、艺术史等等,大一下就会开始有平面构成、色彩基础等,加上PS、AI一些耳熟能详的软件课程。大二开始,平面构成升级成立体构成,色彩基础升级成创意色彩,然后你将会把这些学到的点、线、面的构成和你对色彩的理解把握放入到设计当中,课程也会加入版式设计、字体设计等。
(我的立体构成期末作业)
在这一个阶段,审美非常的重要。多多看展、多看优秀设计。其实没有这么难,刷微博、空间的时候多关注几个美学博主,和同学一起约着看完电影也去逛逛展览。这些视觉元素都会成为你的设计素材和灵感来源。对于设计课来说,有想法比没想法重要,抽象比具象重要。大三开始,老师会要求你的设计关注商业需求、考虑客户需要,例如产品包装设计、包装结构设计等等,有时候还会做尝试着去做动画、小电影。


(有时候作业会占领你的书桌)
每一个阶段的期末作业就是对你这一个阶段所学所想的最好的凝练机会。等到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期末作业,或者说,作品的时候,成就感会是你最好的嘉奖。一件作品比考试的分数更加让人快乐。是的,快乐。自由和快乐,因为没有紧张的考试,你有大把的时间思考、完成一件事情。在大学里荒废时间虚度光阴也是一部分人的选择,可是我由衷的希望你能够在未来回顾大学时光的时候,想起这些为你带来成就感的作品。这些成就感会让你相信,少年如你,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
(有时候还有有尝试画分镜作业、
标志设计还有版画学习)
除了上述课程以外,视觉传达设计的课程还会涉猎视频编辑、动画制作、摄影、版画、陶艺等等,可以说是非常有趣了。
艺术没有正确答案。
也是因着自由,它更需要你自学、多学、多看、多思考。对于我来说,它是可贵的,是未来可期的,是难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