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问答】2019第四期:今天,我们只回答一个问题+ 查看更多


在铁未来所开展的大量商赛当中,我个人极度确信这是一个具有竞技性质的商业知识教育活动,我们会通过搭建一个模拟的商业环境,将你们放置于虚拟沙盘环境中,给你们营造一个自由地进行模拟商业运营活动的机会。无论你是否将铁未来商赛视作一次学习,我们都始终希望商赛给你带来的价值不仅仅止于活动的那几天。
我们知道大多数时候你们会出于获胜的动机而做出积极的改变,这就是我在开头说的“竞技性质”。就我个人而言,我看到在第一财年对币值管理极度茫然的模拟政府到了第三财年就能够将币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来完成他们的战略设想;我看到第一财年对股票出于好奇而疯狂买入的商会到了第三财年开始组织贸易商销售相应类别的产品推高股价赚取分红;我可以看到很多很多你们在商赛当中从最初的不适应开始逐渐变得强大。这是作为一个商赛组织者的快乐源泉,当然,也是我们希望比赛能够带给你们的成长机会。
接着,在沙盘模拟环节结束以后,我们希望价值观的传递,对参赛者的引导能够继续以评奖所体现。从个人的角度来说,通过成长战胜了曾经的自己的确是一种胜利,但是我们也很高兴看到,出于对我们的相信和认可,参赛者们还是很看重我们所颁发的奖项的。为了不辜负你们的信任,这一年来,我们重建了一套更加复杂的评价体系,通过各类指标、划分众多维度、汇总各项数据,对你们的表现进行记录和打分。正如我们所坚持的,我们的评定将结合你们所模拟的不同角色,围绕着你们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正直”与“智力”进行。所颁发的奖项也就代表着对于你们在商赛中的表现的肯定,例如模拟政府成员获奖,那往往是我们认可你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表现,也含着对于你将商赛中的经验在未来得以运用的期许。这是我们希望带给你们的教育意义,也是我们猜测你更喜欢讨论的“赢”,出于我们对自己颁发奖项的含金量的自信,我们也很高兴你们能够如此在意获奖与否。当然,“正直”和“智力”是没有捷径的,如果你问到获奖的具体方法,我们还是推荐你在这个自由的卡加大陆上竭尽自我地发挥,而我们会尽可能地通过我们的记录和整理,来确保你们能够获得与自我相称的奖项——如果你很拼,你就有“赢面”。
期待你在下一次的商赛中通过打拼获得成功,获奖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以上就是对于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的一部分看法,受制于水平有限,笔者本人担忧自己的语言无法解答所有的疑问,他邀请了另一位来自答非所的同僚,希望两个人的观点可以更好地帮助到你。

在我的印象当中,关于商赛的比赛内容与获胜评判的询问频率大抵能够稳居前五位。经过六年十二届全国赛与数百场地区赛事,这两个问题在不同的场合里,由不同的解答者面对着不同的询问者,保守估计发表了数万次的回答。诚然,由于角度、场合、对象以及个人理解等的不同,这些回答必定是不尽相同的。而在这么多种包含我自己发表过的若干种版本的回答当中,我最钟意的还是2014年谢楚聿老师在《创造世界的爱与冲动》中所写的“人是如何在社会行为范式中定义并塑造自己的”。无论是比赛内容还是获胜评判,我认为基本都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铁未来所组织的商赛。
铁未来赛制文件里的规则设定,与所有参赛代表在十余年人生经验中所形成的社会认知产生的共同反应,构成了一场商赛当中的“社会行为范式”。这个社会行为范式当中,包含了世界观念、社会结构、角色职能、市场关系、交易方式、价值倾向、道德判断等等。各位参赛代表正是要在这样一套复杂的社会行为范式当中进行商业模拟运营的角色扮演,其背后蕴含着与现实世界相互映照的内在关联性。
那么在铁未来商赛这场比赛当中所要比拼的是什么呢?我们要比拼的是谁能够更迅速地理解这套社会行为范式(需要强调的是一场比赛的社会行为范式同时受到这场比赛的参赛代表的认知影响,而这些认知同样也能够被影响),并在这个社会行为范式当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包括团队整体角色以及团队内部角色)与发展目标。随后是谁能够更出色地基于定位与目标来制定清晰可行的战略规划,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及时调整。最终是谁能够更充分地利用自己的能力与拼搏,采取更有效的策略与应变来执行战略,实现自己预期的成果。
从上述三点理解了比赛内容以后,如何获胜基本也就呼之欲出了,我们的工作不过是针对不同角色设计了异曲同工的、更为细致的评价体系罢了。值得一提的是,在“理解——定义——塑造”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大多数代表特别是初次参赛的代表,仅仅连第一步“理解”都未能做到,而这个过程对于我们理解人生历程同样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我个人对于商业模拟的感悟是:模拟的目的与意义在于表达与真实世界一脉相承的逻辑,而商业模拟便是要表达与真实商业世界一脉相承的商业逻辑。在铁未来与各位代表共同构建的这套社会行为范式当中,每一件或宏大或微小的事件都可找到能够投射于现实的逻辑所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你能够在比赛结束后,通过复盘总结增强对于社会行为范式及其背后的商业逻辑的理解,提高在未来更为复杂多变的环境里解析并运用这种逻辑的能力,那么无论你是否获得了奖项,都可视为“赢家”。而对于多次参赛的代表而言,如果未能在赛后给自己带来比之前更多的提升成长,那么即使获得了奖项,也未必就是“赢家”。我们常常喜欢在同他人的对比当中分出“输赢”,但是许多时候,输赢的评判不应将目光投向外界,而是应该投向内心。
商赛是一项越体验越有感悟,越琢磨越有趣味的活动。以上是过去几年里我逐渐琢磨出来的一点浅薄的个人理解,愿能够有所帮助。
祝“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