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问答】2019第二期,做一个活着回来的少年+ 查看更多


或多或少的,我们都似乎曾经或者此刻在某种漩涡当中挣扎,看似处在某种自己不想要的状态当中却又不愿承认自己的这种状态,偶尔想起这件事情时,有时会越来越害怕,迅速地点开音乐或是娱乐软件内的视频,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久而久之,时间慢慢过去,我们却没随着时间成长。然后在某一天,某个场景下,我们的脑子里会突现:“啊!我真是太浑浑噩噩了!我是有梦想的少年啊!”可是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离梦想那么遥远,好像永远都实现不了,然后自己便在失望的泥潭里憔悴,匆忙地进行着人生的旅程。诚然,大多数人的梦想和实现本我物质满足与获得超我自由都有关联,并且这个社会好像大多数人都在为这个梦想而每天奔波劳累,所以,你也会产生“茫然,不想继续过重复的生活,也厌烦了小确幸”的感觉,但是,私以为物质满足和精神自由之间并什么逻辑联系,所谓会将之连在一起的,无非是劳累的人当作理由,清高的人当作勉励罢了。
我能给到你最好的建议并不是鼓励你去努力成为你想要成为的那种人,而是希望你在一切事情过后,勇敢的拥抱你自己,接纳那个在你心里的,真正的自己,那个时候你应该可以得到这个世界最好的奖励,便是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最后,貌似是例行的废话,但是是我最近读到的,送给你:“一个具有深远和高贵思想的人不应该允许自己的精神思想完全被私人琐事和低级烦恼所占据,以致无法进行深远、高贵的思考,因为这样做确实是“为了生活而毁坏了生活的目的。” 我们关心的只是如何使一个人以本性的内容和特质所允许的方式发挥他的本性,既不应该希望改变、也不可以干脆谴责别人的本性。 真正伟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鹰一样,把自己的巢穴建筑在孤独的高处。”


第一眼看到这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开心并且诚惶诚恐的——因为这个问题或许代表了一种认可,代表着我们的志愿者团队有着某种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或许就是能让我们这个大家庭不断与大家一起前进,一起见证成长的源动力。
但是,让我们回答“我们是一些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好像有一些奇怪,因为人对自我的评价总是并不全面(或者并不中肯),亦或是我们除了在每年两次的比赛当中扮演了在赛场中的组织者的角色,在卡加星球再次进入休眠之后,我们每个人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我们其实也是和各位一模一样的普通人:大部分的志愿者是在校读书的学生,会面对自己青春校园生活和升学的烦恼;有一部分是已经踏入社会工作的中青年,他们身上所背负的压力可能会更大;少数一部分已经成家立业,他们已经是铁未来商赛里的老人,却依旧活力满满,为自己的目标正在奋斗。
但是,如此简单的标签并不能完整的形容铁未来的志愿者团队,因为这个世界并不缺乏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但是却是我们聚在了一块。假如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神明或者是随机的缘分这种事情存在,那么能够使我们聚在一起的,其实是我们共同的认知,也可以说是我们之间彼此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会将我们之间联系起来,让我们拥有共同谈论的话题,共同奋斗的事物,在这一点上,我们并没有被我们各自所持的社会身份所束缚,我们之间是平等的,是融洽的。
所以,假如我们最后要用简短的话来概括或是定义我们是怎样的一群人的话,我想说:我们是一群普通的、充满了热爱的人。


自己一直很信奉一句话, "你是你所有经历的总和"。我想,无论是否"已经临近最后一刻", "鹿死谁手还不一定这句话是否存在实际意义其实取决于当下的你是对于自己过去的碌碌无为而懊悔,还是仅仅是面对着长久的努力而一再受挫的沮丧。对于一个长久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并且不断付诸努力的人来说, 无论当下的结果是否尽如人意, 美好的未来终将是一个可以期待的图景。而对于那些未曾耕耘而在快要收获的季节开始焦虑自己的收成的人来说, "鹿死谁手"这样的话无非是一句聊以自慰的话罢了。毕竟,就我自己的经历和我对身边众多曾经或者正在奋战在高考战线上的同行者的观察, 临近高考而成绩不如意所带来的焦虑和沮丧是每个高考考生必然会经历的。而最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接受或者改变了这个事实。高考的最终结果也并不完全取决于备考阶段对自己成绩的是否满意。
我更愿意相信,如果你至少从当下开始为了自己的梦想以正确的方式付出足够的努力,当下的不如意绝不会成为阻碍你的拦路虎, 而会成为你未来某一天会想起当初的自己时所感谢的境遇: "决定你命运的, 不是百十天拼死拼活的努力, 而是过去的这十数年将你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